在上海居住证积分的分值体系中,"缴纳社会保险"是一项最稳定、最基础的积分指标。那么2025上海积分社保基数怎么计算?政策规定:"在本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每满1年积3分",并且没有上限。这意味着只要你在上海正常工作缴纳社保,每一年都能为你的积分自动增加3分。这条规则看似简单直白,但却隐藏着最多的申请陷阱。本文将彻底解析社保基数与这“每年3分”的关系,让你避免踩坑。
想快速知道自己积分是否达标?点击【上海居住证积分模拟计算器】即可测试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概念:
“缴了社保”:是指你有一个正常的社保账户,并且处于缴费状态。
“缴对社保”:是指你的社保缴费基数符合积分和落户政策背后的隐性要求。
社保年限的3分,前提不仅仅是“缴了”,更重要的是“缴对”了。这个“对”,指的就是你的缴费基数必须合法合规。
社保基数不是你个人决定的,它有统一的计算公式和核定周期。
定义:社保缴费基数,是单位和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计算基准。简单说,基数 × 缴费比例 = 实际缴费金额。
核定标准:你的社保基数应等于你上一年度所有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值。这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总和除以12个月。
上下限限制:
下限:上海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
上限:上海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你的实际月平均工资如果介于60%-300%之间,则按实际工资作为基数;如果低于60%,则按下限缴纳;如果高于300%,则按上限缴纳。
年度调整:每年7月,上海会公布上一年度的新的社会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所有人的社保基数上下限会随之调整。因此,2025年1-6月和使用2024年7月公布的社平工资,2025年7-12月则使用2025年7月公布的新标准。
2025年社保参考范围:
这里是绝大多数申请人栽跟头的地方。积分审核部门在核查你的社保年限时,会遵循以下隐性规则:
合规性是第一原则:他们默认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必须等于你的真实月工资性收入。如果你为了少交钱,人为地将基数做低(例如你的实际月薪是1.5万元,但公司却按最低基数7310元为你缴纳),这就属于“未依法缴纳”。这种行为在积分审核中是一票否决的。你这一年不仅拿不到3分,这段“违规”缴纳的时期甚至会成为你的负面记录。
“三地一致”是铁律:审核部门会严格比对劳动合同签署单位、社保缴纳单位、个税缴纳单位
这三个单位必须完全相同。任何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社保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代缴、个税由外地母公司申报等,都会导致相应的社保月份被认定为无效,无法积分。
个税申报相匹配:你的个税申报收入必须与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大致匹配。如果一个社保基数2万的人,个税却长期是0申报,这显然不合逻辑,会引发严格审查。
结论就是: 只有依法、足额、且与个税匹配的社保缴纳月份,才能安全地计入“每年3分”的累计中。那些为了“省钱”而按最低基数缴纳的年份,很大概率是无法用于积分的。
除了基础的年限分,社保基数在积分体系中还有更重要的“增值”作用,能让你快速凑满120分: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达到0.8倍-1倍社平工资:可积25分。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达到1倍-2倍社平工资:可积50分。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达到2倍-3倍社平工资:可积100分。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达到3倍社平工资:可积120分(直接满分)。
落户门槛:无论是居转户还是人才引进,都对社保基数有明确要求(如1.3倍、2倍、3倍)。提前规划高基数,既是为了积分,也是为了给未来落户铺路。
如果发现早期基数太低,现在就要有计划地、稳步地提高基数,为未来4年累计36个月的高基数加分项做准备。避免基数突然大幅跳升,显得异常。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沟通,确保你的社保和个税是依法、据实缴纳的。这是你一切积分和落户规划的前提。有任何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顾问老师随时在线答疑!一对一规划解答落户上海、提升学历、申请职称、积分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一对一规划顾问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