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工作8年,终于熬到居转户资格,但配偶是外地户口,能一起落户吗?”2025年7月,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的提问引发共鸣。类似困惑背后,是无数家庭对“扎根上海”的迫切需求。2025年上海居转户政策持续优化,但配偶随迁并非“自动绑定”,需满足特定条件。本文结合居转户落户上海条件2025最新内容与实际用户案例,梳理居转户落户的核心要求、配偶随迁的资格门槛及材料清单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居转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1. 基础条件:居住证、社保、个税“三件套”
根据《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2025年1月1日施行),居转户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居住证年限:累计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可间断,但需在有效期内);
🟡社保缴纳: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7年,补缴年限不计入;
🟡个税缴纳:持证期间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无长期断缴或零申报记录;
职称或社保基数:
🟡中级职称路径:需被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如工程师、经济师),或具有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资格,且专业与岗位匹配;
🟡无职称路径: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上年度社平工资2倍。
🟡无犯罪记录:仅需承诺无刑事犯罪记录,取消原政策中“符合计划生育”要求。
2. 激励条件:缩短年限或免职称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突破常规7年限制:
🔹高社保基数:最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达2倍基数,可免职称;达3倍基数,居住证及社保年限缩短至5年(创新科技人才);
🔹重点区域政策:在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五大新城工作,符合条件者居住证年限可缩短至3-5年;
🔹重大贡献/创业人才:获省部级奖励、高级职称/技师资格,或近3年累计纳税超100万且聘用100名上海员工,可免职称。
3. 区域差异化政策
🔹临港新片区:核心人才居住证满3年,后3年社保基数达1倍即可申请;重点企业骨干人才居住证满5年,后3年社保基数达2倍(有职称可降至1.3倍);
🔹五大新城:重点产业员工居住证满5年,承诺落户后继续工作2年,社保基数达1.3倍。
1. 配偶随迁
根据2025年政策,仅两类居转户人员可携带配偶一起落户上海:
◼ 在沪工作期间作出重大贡献并获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或取得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
◼ 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达3倍基数,且居住证及参保年限满5年。
◼ 特定区域人才:临港新片区核心人才、张江科学城骨干人才,且配偶符合随迁条件。
普通居转户(7年路径):若未通过激励条件,配偶无法随迁,需通过投靠落户另行申请。
2.随迁与随调的区别
随迁:适用于配偶退休、失业或无业人员,需提供《退休证》《就业创业证》及户籍所在地失业登记证明;
随调:适用于配偶在上海有正式工作单位,需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及人事档案。
1. 核心材料清单
◼ 主申请人材料:
《居住证持有人办理本市常住户口申请表》;
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
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合同;
社保与个税完税凭证。
◼ 配偶随迁材料:
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配偶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配偶在沪社保缴纳记录或《上海市居住证》;
随迁需提供《退休证》或《就业创业证》,随调需提供配偶劳动合同及档案。
◼ 其他材料:
未成年子女随迁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学籍证明(16周岁以上在校生);
房产证或单位集体户/社区公共户同意落户证明。
2. 办理流程
材料准备:主申请人向单位提交申请,单位通过“一网通办”平台上传材料;
预审与调档:1-2周内完成材料审核,下载调档函调取档案至上海人才中心;
线下提交:档案审核通过后,预约线下提交纸质材料,初审5个工作日,复审10个工作日;
公示与落户:审核通过后公示5天,凭《准予迁入证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Q:落户期间离婚,配偶随迁资格是否失效?
A:若在审核期间离婚,配偶随迁申请将被终止,需重新提交主申请人个人材料。
Q:配偶为外籍,能否随迁?
A:外籍配偶需通过外国人永久居留权申请,无法通过居转户配偶随迁政策落户。
2025年上海居转户配偶随迁政策虽严格,但通过激励条件或重点区域政策,仍可实现家庭同步落户。建议申请人提前梳理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落户方式,并确保材料真实、流程合规,避免因细节疏漏导致功亏一篑。对居转户落户上海条件2025还有其他疑问,可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人员随时在线答疑!一对一规划解答落户上海、提升学历、申请职称、积分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一对一规划顾问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