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引进落户的“公示期”是落户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一旦通过公示,申请人即可进入最后的落户手续阶段。但上海落户公示后的流程涉及多个环节,且细节繁琐、时间紧迫。本文将详细拆解公示后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助你高效完成落户,避免因疏忽导致前功尽弃!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上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1. 公示时间:审核通过后,名单将在“上海人社”官网或“一网通办”平台公示5天。公示期间若无异议,流程将继续推进;若有异议,需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核实。
2. 公示内容核查:申请人需核对公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单位等)是否准确,如有错误立即联系单位或区人才中心更正。
3. 避免负面信息:公示期内应保持良好社会行为,避免因违法、失信等行为被举报,导致落户资格取消。
第一步:获取电子准迁证(1-2周后)
● 查询方式:公示结束后,通过“随申办”小程序或“上海人社”APP查询准迁信息。2025年起,上海实行电子准迁证,无需线下领取。
● 扫码迁移:下载电子准迁证后,可直接扫码办理后续户口迁移手续,长三角区域支持“跨省通办”,其他省份需回原籍线下操作。
第二步:原籍户口迁出
● 材料准备:持电子准迁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前往原户籍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 委托办理:部分省份支持委托他人代办,但需提供委托书、双方身份证及公证材料,建议提前咨询原籍派出所。
● 时间限制:电子准迁证有效期通常为40天,务必在有效期内完成迁出,逾期需重新申请。
第三步:上海落户登记
1. 材料递交:
○ 携带《户口迁移证》、身份证、房产证(家庭户)或单位集体户地址证明、一寸照片等,前往落户地派出所。
○ 社区公共户无需具体地址,但需签署《承诺书》。
2. 办理新证件:
○ 现场办理新户口本,并同步申请身份证(可选邮寄或自取)。
○ 如需子女随迁,同步提交子女相关材料(学籍证明、出生证等)。
第四步:后续事项
● 社保/公积金变更:落户后需及时通知单位更新社保、公积金户籍信息。
● 居住证注销:原持有居住证者,需到社区事务中心办理注销,避免重复登记。
● 公共服务绑定:更新医保、车牌、学籍等关联户籍的服务,确保权益同步。
1. 时间管理:
○ 从公示结束到户口迁移证办理,需在1个月内完成,否则可能影响流程。
○ 落户登记需在迁移证有效期内(通常30天)完成,逾期失效。
2. 材料真实性:
○ 所有提交材料需与预审材料一致,如房产地址变更需提前更新房产证。
○ 避免使用虚假材料,否则将被纳入失信名单,影响未来申请。
3. 异地社保核查:
○ 若原籍或异地存在未注销的社保账户,需提前清理,避免因重复缴纳导致落户失败。
4. 劳动合同检查:
○ 确保劳动合同剩余期限≥2年,否则可能影响落户资格。
Q1:公示期间被举报怎么办?
● 若收到异议,需配合提供补充材料或说明情况。若核实无误,不影响落户;若问题属实,资格将被取消。
Q2:原籍迁出遇阻(如户籍冻结)怎么办?
● 立即联系上海落户审核部门说明情况,申请延期或协调处理,避免超期。
Q3:落户后能否立即买房?
● 上海户籍可立即购买首套房,但需注意家庭限购政策及社保年限要求(如单身限购1套)。
○ 公示期间同步准备原籍迁出材料,缩短流程时间。
○ 长三角居民优先使用“跨省通办”,减少往返次数。
○ 通过“随申办”完成电子准迁证下载、人口登记等步骤,减少线下排队。
○ 所有纸质材料扫描存档,避免遗失影响进度。
○ 2025年落户上海政策(人才引进、留学生)截止日期为11月30日,后续可能调整,建议尽早完成流程。
公示通过后,落户流程已进入冲刺阶段,但细节仍决定成败。申请人需保持耐心与细致,严格遵循时间节点,确保材料真实齐全。提前规划、在线操作、实时跟踪进度,方能顺利在2个月内完成落户,真正成为“新上海人”!
一对一规划顾问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