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社保新规出台!另外社保基数标准、落户规则及人才引进条件均发生显著变化。对于计划通过社保缴纳实现落户的人群而言,理解“1倍、2倍、3倍”社保基数的计算逻辑及其对落户的影响至关重要。具体会对积分落户产生哪些影响?一起来看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上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2025年上海社保新规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社保基数与落户积分的关联机制,平衡企业负担与人才吸引需求。具体政策背景包括:
经济环境压力
2024年社平工资涨幅微小(仅增长几十元),若社保基数大幅上调,将进一步加重企业负担。为此,2025年7月起,上海落户社保基数门槛继续沿用2023年标准(11396元/月),未随社平工资上涨而调整,为企业减负与稳定就业市场提供缓冲空间。
人才政策优化
上海通过放宽居转户条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强化留学生落户支持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社保基数作为落户的“硬指标”,其调整直接关联人才引进的效率与质量。
合规性强化
新规明确否定了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效力,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为所有雇员缴纳五险,违者将面临补缴欠费、每日0.05%滞纳金以及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多重处罚。
要求社保、个税、劳动合同“三位一体”,禁止异地社保、第三方代缴等行为,确保落户申请的真实性与公平性。
据2025年上海社保新规,社保基数以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设定不同倍数标准,具体如下:
社保倍数 | 2025年标准(元/月) | 适用人群 | 核心要求 |
---|---|---|---|
1倍基数 | 11396 | 普通就业者、居转户(7年) | 连续缴纳7年,后3年需达1.3倍或2倍基数 |
2倍基数 | 22792 | 高薪职业者、人才引进 | 居转户5年需后3年达2倍;人才引进本科需2年、硕士需1年 |
3倍基数 | 34188 | 高收入人群、直接落户 | 居转户3年需后3年达3倍;博士、高级职称可直接落户 |
注意事项:
社保基数需与个税申报收入匹配,差异超过10%可能导致积分无效;
社保缴纳单位、个税申报单位、劳动合同单位必须一致;
补缴社保不计入有效缴纳月数,断缴需重新累计。
社保基数是上海落户的核心指标,不同落户方式对社保的要求差异显著:
1. 居转户:7年、5年、3年分阶达标
🔹7年居转户:持居住证满7年,社保满7年,依法纳税;无中级职称需后3年社保达2倍基数(22792元/月);有中级职称需后3年达1.3倍基数(14815元/月)。
🔹5年居转户: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五大新城工作;社保要求:后3年需达2倍基数(22792元/月)。
🔹3年居转户:科技和技能人才;后3年需达3倍基数(34188元/月)。
2. 人才引进:
🔹本科+重点机构+2年2倍社保: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重点机构员工;
🔹硕士+重点机构+1年2倍社保: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重点机构员工;
🔹博士/高级职称:无年限限制,但建议缴纳3-6个月2倍基数(22792元/月)。
3. 留学生落户:院校排名决定社保要求
🔹TOP50院校:直接落户,无社保要求;
🔹51-100院校:缴纳6个月1倍基数(11396元/月);
🔹国外非高水平大学硕士:缴纳1年1.5倍基数(17094元/月)。
社保缴纳的合规性直接影响落户申请的成功率,需重点防范以下风险:
⚠ 居转户:断缴期间不计入有效年限,需延长累计时间;
⚠ 人才引进/留学生落户:断缴需重新累计年限,例如留学生落户要求“最近6个月连续缴纳”,断缴即清零。
建议各位外地家长根据落户目标,提前计算未来1-3年的社保缴纳成本,确保资金充足;关注社平工资调整,及时调整社保基数,避免因基数不达标被拒;另外保留工资条、个税申报记录、劳动合同等材料,以备审核。如果还有什么其他问题不明白的,可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人员随时在线答疑!一对一规划解答落户上海、提升学历、申请职称、积分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一对一规划顾问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